高低溫循環裝置是通過制冷、加熱系統實現溫度精準控制的設備,廣泛應用于實驗室樣品環境模擬、工業生產工藝溫控等場景。其運行涉及高壓制冷系統與高溫加熱模塊,若操作不當易引發設備故障或安全風險。以下從操作前準備、開機流程、運行監控、關機步驟及應急處理五方面,制定規范的操作規程。?
一、操作前準備:排查風險,確保設備狀態正常?
1、環境與設備檢查?
確認裝置放置在通風干燥處,周圍無易燃、易爆物品;檢查設備外觀是否完好,電源線、接地線連接牢固,避免漏電風險。?
打開設備側蓋,檢查制冷系統管路是否有油污,加熱模塊接線端子是否松動;查看循環介質液位,確保液位在水箱刻度線“MIN”與“MAX”之間,不足時需補充對應介質。?
2、參數確認與安全防護?
根據實驗或生產需求,確認目標溫度范圍,檢查溫度傳感器是否校準;操作人員需佩戴防護裝備,低溫操作時穿防低溫手套,高溫操作時戴耐高溫手套與護目鏡,避免直接接觸設備低溫或高溫部件。?
二、開機流程:按序操作,逐步啟動系統?
1、通電與初始化?
閉合設備總電源開關,打開控制面板電源,設備進入初始化狀態。等待3~5分鐘,待制冷系統壓力穩定,確認無報警提示后,進入下一步操作。?
2、設置參數與啟動循環?
在控制面板上按“參數設置”鍵,輸入目標溫度、升溫/降溫速率、循環次數;選擇“自動循環”模式,確認參數無誤后按“啟動”鍵。?
設備先進入預熱/預冷階段:若目標溫度低于環境溫度,制冷系統啟動,溫度逐步下降;若目標溫度高于環境溫度,加熱模塊啟動,溫度穩步上升。此階段需觀察溫度變化曲線,確保升溫/降溫速率符合設定值。?
三、運行監控:實時觀察,規避異常風險?
1、關鍵參數監控?
運行過程中,每15分鐘記錄一次溫度、系統壓力、循環泵流量。?
若出現溫度偏差過大,檢查溫度傳感器是否接觸良好;若壓力異常,立即停機,排查散熱風扇是否故障或散熱網是否堵塞;若流量過低,檢查循環管路是否堵塞或循環泵是否異常。?
2、安全防護監控?
禁止在設備運行時打開水箱蓋;禁止觸碰設備的制冷管路與加熱模塊。若需臨時調整參數,需先按“暫停”鍵,修改后再重啟,禁止在運行中直接修改溫度范圍。?
四、關機步驟:有序停機,保護設備部件?
1、正常停機流程?
待循環程序完成,按“暫停”鍵,將目標溫度調整至環境溫度附近,讓設備運行10~15分鐘,使系統溫度平緩過渡。?
按“關機”鍵,關閉控制面板電源,斷開總電源開關;待設備冷卻至室溫,清理設備表面灰塵,檢查循環介質液位,若有損耗補充至標準范圍;記錄運行日志。?
2、長期停機處理?
若設備超過1個月不使用,需排空循環管路內的介質,用清水沖洗管路2~3次;關閉設備總電源,拔掉電源線,在設備表面覆蓋防塵罩,定期開機空載運行30分鐘,防止壓縮機潤滑油凝固。?
五、應急處理:快速響應,降低風險損失?
1、溫度失控應急?
若設備出現“溫度過高”報警,立即按“急停”鍵,斷開總電源,檢查加熱模塊是否短路;若出現“溫度過低”報警,停機后排查制冷系統是否持續運行,避免管路凍裂。?
2、泄漏與觸電應急?
發現制冷劑泄漏,立即停機通風,撤離人員,禁止開關電器,聯系維修人員處理;若出現觸電情況,先斷開總電源,再將觸電者轉移至安全區域。?
六、注意事項:長期維護,延長設備壽命?
每周清理設備散熱網,每月檢查循環泵密封件,每季度校準溫度傳感器;?
禁止使用腐蝕性介質作為循環介質,避免損壞管路與密封件;?
操作人員需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,禁止非專業人員操作設備,避免誤操作引發風險。?
綜上,高低溫循環裝置的操作規程需圍繞“安全第一、精準控制”核心,從準備、開機、監控到關機形成閉環管理,同時做好應急處理與定期維護,才能確保設備穩定運行,為實驗與生產提供可靠的溫度環境支持。